在全球疫情仍在發生、世界經濟嚴重下滑的當前,RCEP在投資準入清單化、區域市場一體化、投資促進便利化、要素流動順暢化等方面,為雙向投資創造了更好的條件。日韓高端制造業、澳新現代農業以及新加坡現代服務業領域的比較優勢,都將成為我省招商引資的新機遇。
與此同時,隨著印尼、越南等東盟國家加大引資力度,區域內引資競爭將更趨激烈,對我省吸引投資和產業發展也會形成一定的壓力和挑戰。
加強形勢研判
做好對接準備
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戰略,加緊研判RCEP蘊含的雙向投資機遇,對于實現我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意義。
省商務廳認真履行商務職能,早研究早部署早行動,充分發揮業務處室、博士服務團、商務發展研究院作用,組織研究協定對我省經貿的影響,提出《福建省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(RCEP)初步意見》《RCEP的機遇與工作建議》等研究成果,推出七大舉措做好協定落地生效對接準備工作。
圍繞新版負面清單新開放領域及新增鼓勵外商投資重點領域,特別是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、高端裝備等高技術產業,策劃推出近300個重點招商項目,鎖定日本、韓國、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一批全球行業領先企業作為目標客商,推動開展精準招商。
以東南亞為重點區域,加強與僑商特別是新生代僑商的聯絡,注重引進僑資僑智僑力,赴泉州、莆田等主要僑鄉城市開展“引僑資聚僑力”專題調研。今年來,利用節假日及閩籍鄉親回鄉探親時機,全省共對接海內外客商700多名。
深耕重點國別
挖掘合作機會
日本作為福建的第8大外資來源地、第5大貿易伙伴,是我省全面對接RCEP的重點深耕國別之一。
6月10日至11日,省商務廳成功策劃舉辦“日資企業福建行”系列活動,邀請以豐田通商(中國)有限公司中國區總代表綿貫辰哉為團長的日資企業代表團訪閩,組織近百家省內企業與到訪的22家日資企業及機構圍繞生物制藥、健康養老、冷鏈物流、氫能源、半導體等行業,開展項目對接洽談。
在閩日經貿合作交流會上,省商務廳與日本東海日中貿易中心簽署經貿合作備忘錄,生物醫藥、醫療養老等5個經貿合作項目現場簽約;豐田通商的中央廚房項目、松下的冷鏈物流項目、日本對馬集團的養老合作項目等與我省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。
接下來,商務部門還將引導企業深度開拓印尼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韓國、澳大利亞、新西蘭等與我省經貿關系密切、僑商資源豐富、合作潛力大的國家市場。
推進“兩國雙園”
打造示范園區
今年1月份,商務部、福建省政府和印尼海統部兩國三方代表,簽署了《關于中印尼“兩國雙園”項目合作備忘錄》,項目上升為兩國戰略合作機制,成為承接中國“一帶一路”倡議與印尼“全球海洋支點”戰略深度對接的重要平臺。
據了解,目前商務部、福建省政府和印尼海統部正緊鑼密鼓籌辦“中印尼兩國雙園”全球推介會。屆時,推介會將以視頻連線+直播的方式在福州和印尼雅加達分設會場,宣傳推介“兩國雙園”新機遇,并推動一批項目簽約落地。
福州新區福清功能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林友華表示,福清元洪投資區作為中印尼“兩國雙園”的中方園區,將在RCEP框架下,搭建以投資貿易為核心,金融服務、生產研發、人才交流、數據信息為支撐的平臺,促進以海洋經濟、食品輕工產業、工業4.0為主要合作方向的國際經貿合作,打造成為RCEP合作示范區。
實施專項行動
深化投資合作
我省將全面對接RCEP,不斷優化投資環境,實施“招商引資增效行動”“閩商出海拓展行動”,深化雙向投資合作,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作為。
推進產業鏈招商。聚焦RCEP成員國中的世界500強、行業龍頭企業及僑資企業,圍繞我省“六四五”產業體系和千億產業集群建設,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、半導體及設備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海洋高新等產業鏈招商,引進更多固鏈、補鏈、強鏈的優質龍頭項目。
加強供應鏈合作。開展倉儲、冷鏈物流、國際貨運、跨境電商、金融、專業服務等供應鏈及制造服務業等領域合作,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。加快推進與日本醫藥物流、社區養老服務等領域合作。
強化大項目對接。精準策劃一批招商大項目,有針對性地大招商、招大商。用好“9·8”投洽會、進博會等重要展會平臺,力爭更多優質外資項目落地。進一步推進我省自貿試驗區、經濟技術開發區、海關特殊監管區等載體建設,全面提升項目承載能力。
深化國際產能合作。引導推動冶金、建材、鞋服制造、食品加工等產能優勢行業有序開展對外投資,優化配置生產制造環節布局,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。積極支持工程設計、咨詢、建設等企業參與RCEP成員國基礎設施建設,拓展境外工程承包市場。
加強資源開發合作。支持企業對外投資種植養殖業、捕撈業,鼓勵有實力的企業投資建設集種植養殖、加工、倉儲物流、貿易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。
推進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。利用RCEP投資保障性安排,以營商環境、合作基礎較好的RCEP成員國為重點,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牽頭建設一批主導產業明確、公共配套完善的境外經貿合作區,為省內企業走出去集聚發展提供良好載體平臺。